三國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三國,泛指中平元年黃巾之亂平,至咸寧六年晉滅吳間,中國變亂,民變而割據,再而魏、蜀、吳三分天下,魏滅蜀然後晉代魏,滅吳而一有天下,凡九十六年。
自中平元年起至延康元年,漢靈帝歷黃巾之亂,見地方無力鎮壓,遂納宗室劉焉議,改州刺史為州牧,授軍政大權,以資平亂。董卓用事,天下討之,時有袁紹、曹操、劉備、孫堅等,皆後為諸侯者。
赤壁之戰後,中原為曹操所據,雍涼為馬騰所有,揚州為孫權所據,劉備在荊州,劉璋據益州,張魯在漢中。操吞騰、魯,備收益州,天下遂三分。
建安廿五年操薨,子丕繼起,篡漢,改國號魏。漢中王劉備聞其事,以為漢帝遭禍,自嗣漢統,以存漢祀。孫權奉魏正統,受封吳王。至魏太和三年自立為帝,三國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