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丁光训主教 (1915年9月-)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和现代派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祖籍浙江舟山。1915年9月出生于上海,外祖父是圣公会牧师。1937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在基督教青年会任职。1942年获圣约翰大学神学学士学位,按立为圣公会牧师,担任上海救主堂、国际礼拜堂牧师。194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协和神学院硕士学位。1951年底回国,参加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1952年起担任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1955年被祝圣为中华圣公会浙江教区主教。1980年当选为全国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1985年发起成立爱德基金会并任董事长。 1989年起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7年初改任基督教全国“两会”名誉主席、会长。1993年以后,丁光训不断批评基督教内占主导地位的“保守落后”的神学思想,主张建设一种“积极、开放、包容、能动”的神学思想,提出淡化“因信称义”的教义和“信者与不信者”的对立(自己在家中陈设观音像),倡导“伦理型、服务型和理性”的新神学思想,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多数教会领袖和信徒对此反应冷淡,甚至批评这是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