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損八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損八益記載於長沙馬王堆出土的醫書《天下至道談》中,提出透過兩性性生活的須知及養生之法,主張去除和防止七損,並以八益來達到養生保健之效。
七損指出房事交合中對人體有損害事項,包括有:
- 「閉」:精道閉塞,指性交時性器官出於疼痛,甚至無法排精;
- 「泄」:精氣早泄,指性交時大汗淋漓;
- 「竭」:精氣短竭,因房事欠缺節制,導致精氣衰竭;
- 「匆」:陽痿不舉,指房事時出現的勃起障礙,如舉而不堅、堅而不久;
- 「煩」:心煩意亂,性交時呼吸急促,心慌意亂;
- 「絕」:陷入絕境,指女方無性慾感覺時,男方卻強行房事,有損女方健康;
- 「費」:徒耗精力,交合時過於急速圖快,虛耗精力。
八益則是指房事交合中對人體有益的做法,包括有:
- 「治氣」:調治精氣
- 「致沫」:致其津液
- 「知時」:掌握時機
- 「蓄氣」:蓄養精氣
- 「和沫」:調和陰陽
- 「積氣」:聚積精氣
- 「待贏」:保持盈滿
- 「定傾」:防止陽痿
《黃帝內經》亦有七損八益的記載,但並無特別闡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