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儒学发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儒家受到压制,并曾一度受到官方批判打击。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儒学也慢慢复苏活跃起来。
[编辑] 历史情况
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以后实行全盘西化的社会主义制度统治中国大陆,儒家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官方上受到摒弃,特别到文革期间的批林批孔运动中达到铲除儒家的高峰,从而导致儒家思想的衰落。这与韩国对儒教致力保存過去文化的态度截然相反。形成儒教发源于中国却昌盛于韩国的局面。
在中国大陆,尽管到文革为止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打击的目标,不过,早已深入到一般民众的价值观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儒家思想并不能彻底清除。“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对过去的激进态度深入反思,儒家思想重新受到广泛的重视,开始了复苏和发展。在民间,以读经运动最为典型。而在文化学术界,儒学的研究重新兴起,包括宏伟的工程《儒藏》的整理出版(藏,音zàng)等活动。
[编辑] 学派
学派之争: 二十一世纪之初,在苏联共产主义模式失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儒学在中国大陆的复兴引来极大的关注,对儒学在传统和现代的认识及未来发展争议很大,目前主要有以蒋庆先生为代表的儒学传统派和主张自由主义与儒学相结合的儒家自由主义学派,亦有人持“距斥新杨墨,重建大儒学”为主旨的新道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