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楚国名臣伯州犁之孙,父親伯郄宛,是楚王左尹,後來被楚令尹(國相)子常所殺,並誅連全族。伯嚭逃難到吳國,得到吳王寵信,屢有升遷,直至宰輔。伯嚭任吳國太宰,貪財好色。吳國擊敗越國時,文種帶著美女珍寶,偷偷獻給伯嚭,伯嚭收受了賄賂。後來伯嚭竭力勸說夫差受降,使得勾踐免於一死。伯嚭陷害伍子胥,伍子胥被迫自刎而死。
前478年,越王勾踐再次率師伐吳。夫差自殺後,越王勾踐進入姑蘇城,上據吳王舊宮,百官稱賀,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為以前曾於勾踐有周全照顧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踐拜賀。勾踐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賂,與己比周(與越國勾結)”誅殺之。孔子弟子子貢評論他是:“太宰否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