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角鼓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满族的民间乐器,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也称单弦或单弦牌子。
目录 |
[编辑] 起源与历史
明朝晚期,八角鼓从满洲人地区流传到北京。八个角象征了满洲的八旗制度,每个角里有一个孔,在每孔中镶三枚铜片,意即满洲,蒙古,汉人的八旗。八个孔二十四个铜片,意即二十四位固山。八角鼓上钉有很小的铜把,意思是“定罢干戈”,表明了希望天下太平的含义,绦子下方垂挂有两穗子,意即谷生双穗,希望丰收的意思。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满洲八旗入关,八角鼓正式进入关内。乾隆年间,八角鼓逐步发展成为坐唱形式的曲艺音乐,出现了该行业的专业演员。使其逐渐在北京、直隶、山东等关内地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