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政府驻地 | 烏蘭浩特市 |
面积 | 67706平方公里 |
人口 | 153万人(2003) |
城市竞争力 -GDP (2003) -位次 |
2004年 亿元 列内蒙古第?位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
行政区划 | 6个县级行政区 |
邮政编码 | |
电话区号 |
[编辑] 行政区划
县:
旗:
[编辑] 地理
大興安嶺橫貫全境,西側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東側是松遼平原的一部分。 是重要的林區與牧區。
兴安盟的西北部与蒙古国,东与吉林省,东北与黑龙江省接壤,总面积6万7706平方公里,总人口160.9万人。
[编辑] 历史
918事變後東北被日軍侵占,淪為「滿洲國」領土。 抗戰勝利後自遼寧省劃出改屬新設的遼北省。
1947年共產黨在此地﹝烏蘭浩特市﹞宣佈建立內蒙古自治區,解放後撤遼北省歸內蒙古自治區至今。
1949年以后中国行政区划之“盟”简表(内蒙古行政区划) | |
盟 | 简史 |
纳文慕仁盟 | 1949年4月11日撤销并入呼纳盟。 |
呼纳盟 | 1949年4月11日成立;1953年4月1日撤销,并入新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 |
察哈尔盟 | 1958年9月26日撤销,辖域并入锡林郭勒盟。 |
昭乌达盟 | 1983年10月10日撤销,辖域划归地级赤峰市。 |
哲里木盟 | 1953年4月1日同时撤销,辖域入新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5月21日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后按原辖域恢复成立;1999年1月13日撤销,成立地级通辽市,辖域有调整。 |
呼伦贝尔盟 | 1949年4月11日撤销,合并设立呼纳盟;1954年5月21日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按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原辖域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26日恢复析置兴安盟;2001年10月10日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含代管市辖域未变。 |
伊克昭盟 | 1954年6月19日撤销伊克昭蒙古族自治区,设立伊克昭盟;2001年2月26日撤销,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 |
巴彦淖尔盟 | 1956年4月3日撤销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设立巴彦淖尔盟;2003年12月1日撤销,设巴彦淖尔市,辖域为撤销前的“巴彦淖尔盟”辖域。 |
乌兰察布盟 | 1954年6月19日撤销乌兰察布蒙古族自治区,设立乌兰察布盟;2003年12月1日撤销,设乌兰察布市,含代管县级市(丰镇市)辖域实际未变。 |
锡林郭勒盟 | 1958年9月26日撤销察哈尔盟,原察哈尔盟辖域并入锡林郭勒盟。 |
阿拉善盟 | 1979年12月12日恢复成立。 |
兴安盟 | 1953年4月1日撤销,辖域并入新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5月21日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按兴安盟与呼纳盟原辖域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26日按原辖域从呼伦贝尔盟恢复成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首府:呼和浩特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