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角邨是香港一個已拆卸的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海旁,鄰近北角碼頭及其巴士總站,佔地達6公頃。
[编辑] 歷史
北角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後併入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50年代發展的廉租屋邨之一,由於位處於渣華道,最初稱為渣華道廉租屋。屋邨於1957年入伙,當時被譽為「亞洲最壯麗的工程」,亦是當時香港最大型的住宅項目,主要為小康家庭提供優質居所,其特色是每戶均有獨立廚房及廁所,更有露台和梗房間隔,並設有升降機。這種種設施都是香港公共房屋首次出現的。
2000年,香港政府提出清拆北角邨重建。雖然遭到邨內居民反對,但北角邨最終於2002年被清拆。由於地皮面對維多利亞港,估值超過100億港元,因此原本擬交由政府於2003年進行拍賣,作為混合式住宅的發展計劃。然而,由於這遭到社會人士甚至地產商的反對,前者要求保留作公屋發展,後者則要求發展為豪宅,故地皮發展方案至今未有定案。
[编辑] 現況
北角邨地皮已被拆除所有建築物,剩下邨內的十多棵樹木。然而,由於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不善,導致樹木都被過度修剪至不似樹形,惹來公眾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