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海峽指的是介於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海域;地理學上北以臺灣台北縣富貴角與中國福建省平潭島(又稱海坛島)連線與東海接壤;南則是以福建東山島與臺灣鵝鑾鼻連線與南海、巴士海峽為界。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域深度在200公尺以內。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中國的沿海島嶼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屏東的小琉球。
中國史書最早有《三國志》和《資治通鑑》載孫權遣軍渡過台灣海峽至台灣:“吳主使我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早期的臺灣海峽被稱為「黑水溝」,許多來自中國大陸先民渡過臺灣海峽時,不慎發生船難,有民謠稱為「六死三留一回頭」,意即十人當中,有六人會死在臺灣海峽,有三人會留在臺灣,而一人會受不了早期臺灣的荒蠻而重回中國大陸。
1996年3月8日至3月25日間,發生中國在台灣海峽進行飛彈試射演習,企圖影響台灣選舉,導致美國出動獨立號與尼米茲號兩艘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海峽鄰近水域的事件。這個引發國際關注的事件被稱為台海飛彈危機。
[编辑] 臺灣海峽隧道
中國學者不斷提出興建臺灣海峽隧道計畫,並計劃三條路線。
計畫建造中的臺灣海峽隧道道,依路線不同,全長約125公里至150公里,若建設完成,將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中國專家已設計出北、中、南三種方案,即:北線從福建平潭到台灣新竹,中線從福建莆田到台灣中部,南線從廈門經金門、澎湖列島到達台灣嘉義。其中,三種方案中的北線方案,路線長約122公里,是三個方案中最短的,並且由於歷史上該路線從未發生過超7級的大地震,被專家一致看好為台灣海峽通道的首選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