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偶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志偶像(来自英文的gay icon)是指流行文化中的某位明星,通常是女性,有广大的忠实同性恋影迷/歌迷,尤其是男同志。英文中有时还用dykon(来自dyke icon,女同志偶像)来专门形容受女同性恋群体喜爱的艺人。
目录 |
[编辑] 概述
同志偶像一般自己都是异性恋。很多这类偶像都十分引人瞩目,比如美国的芭芭拉·史翠珊、麦当娜等。但并不一定高调,如东方华人世界的王菲和日本的中岛美雪都刻意低调,尽管无法摆脱媒体的疯狂追逐。
美国的同志偶像,很多都经历过被媒体广为宣传的个人悲剧、事业大起大落或者突然去世等事件。出演《绿野仙踪》的同志偶像茱蒂·嘉兰1969年去世,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同性恋群体反抗警察争取权利的“石墙骚乱”。
同志偶像并不是指只有同性恋群体喜欢,这类艺人也有规模庞大的异性恋崇拜者。一般说来,在今日的西方,这类艺人对自己拥有庞大的同志歌迷/影迷是很欢迎的,很多人在公开场合坚定支持同性恋群体的权利。在其他地区,由于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趋于保守,也就没有类似的现象,但公开反对同性恋的艺人是不可能成为同志偶像的。同性恋群体对某些艺人的崇拜会远远超出普通的热衷之情,很多人会把她们当作自己行为的榜样和指南针。
[编辑] 原因
这类偶像受到广大同志群体的热衷,最突出的一点原因在于个性极为鲜明,这种与众不同甚至得不到理解的地位,和同性恋者在社会中的情况类似,很容易引起共鸣。
另一个原因是这类偶像无论是在自己的影视音乐作品中还是个人生活中,都呈现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如中岛美雪的歌词和旋律虽然从女性的温柔角度出发,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要自强的坚定个性。美国很多这类艺人的个人生活都经历过悲剧,如事业一落千丈、离婚、吸毒等等,但都顽强熬了过来。这和同志群体在社会上反抗歧视挣扎、需要额外的自尊自信的现状不谋而合。
还有一点是这类艺人鲜明的自我表现意识和作为,这也是为什么迷倒全美国男性的玛丽莲·梦露也同样是同志偶像的原因之一。同志群体因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压抑和随时随地隐瞒自己身份的行为,所以为了释放严重束缚着的自我,有极其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别人关注。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越表露性感的女艺人就越受到同性恋群体的欢迎,然而这和异性恋男人对她们的喜爱完全是出于不同原因。
同时如王菲及其歌中体现出的低调、骄傲、孤寂、渴望抚慰又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等等特点都和很大一部分同性恋人群的心理状态非常接近。
男性艺人是同志偶像的很少,通常都是男性魅力十足、多才多艺的艺人,比如休·杰克曼和罗比·威廉姆斯。但如汤姆·克鲁斯或布拉德·皮特这类大众情人类明星就很难称为同志偶像。自身就是同性恋的艺人也有,比如艾尔顿·约翰和张国荣。
[编辑] 代表人物
美国:
- 茱蒂·嘉兰和莱莎·明奈利母女、葛丽泰·嘉宝、芭芭拉·史翠珊、奥黛丽·赫本、贝蒂·戴维斯、丽塔·海华丝、玛丽莲·梦露、安吉丽娜·茱莉、莎朗·史东
- 戴安娜·罗斯、麦当娜、多莉·艾莫丝、珍妮·杰克逊
- 休·杰克曼
加拿大:
华语地区: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