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壩水電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
[编辑] 簡介
向家壩水電站在2006年11月動工興建, 預計2012年開始發電, 2015年全部完工, 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第三大和全球第四大的水力發電站。向家壩是西電東送的主要建設之一。壩頂高度為162米, 壩頂長度為909米, 發電廠房分別位於右岸地下和左岸壩後, 每個廠房設有四台發電機。
而同樣位於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河水電站於2005年底開工,因此至向家壩落成時,長江流域便有三座名列全球前四名的水電站 (全球最大水電站三峽大壩已於2006年5月完工)。同樣位於金沙江的烏東德水電站和白鶴灘水電站也預計在2009年開工。
[编辑] 地點
[编辑] 工程
向家壩水電站工程在2006年11月26日動工, 投資總喀289億人民幣。向家壩水電站的承建者為中國三峽總公司。
而為了讓工程開始, 全長近29公里的宜水高速公路在水壩工程開始前建成投入使用, 這高速公路連接了四川和雲南兩省。
[编辑] 計劃完成日期
[编辑] 容量
[编辑] 蓄水量
向家壩正常蓄水位為380米, 並預留汛期防洪庫容9.03億立方米。
[编辑] 發電量
向家壩水電站建成後总装机容量達600萬千瓦, 是三峽水電站的三分之一。計劃中在正常蓄水位下保证出力200.9萬千瓦, 年平均發電量307.47億千瓦時。
[编辑] 輸電量
向家壩水電站所發出的電將以特高壓直流電的形式送往華中及華東地區, 輸電壓為800千伏、輸電量為640萬千瓦。
[编辑] 影響及爭議
[编辑] 影響
[编辑] 爭議
- 環保人士認為, 向家壩會危害白鱘、達氏鱘和胭脂魚等共64種長江上游稀有魚類的生存環境, 可能導致這些魚類絕種
- 連同其他在長江上游的水電站 (如三峽大壩) 一起在長江上游大量蓄水, 將令水資源截留在長江上游,導致重慶及中下游水短缺而持續乾旱, 並改變河流調節氣候的功能導致氣候惡化
- 金沙江為長江最險峻的河段,其壯麗景觀將因水壩及水庫遭破壞, 將危及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怒江、金沙江和瀾滄江)的景觀
[编辑] 相關連結
[编辑] 参考资料
- 明報 - 2006年11月22日的報導
- 台灣蘋果日報 - 2006年11月27日的報導
- 新華網: 向家壩水電站將凸顯五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