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增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增芥(拼音:Wú Zēngjiè,1906年12月16日—2005年3月31日),中国教育心理学家、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九三学社社员。
吴增芥教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个教育世家,1925年考进中央大学教育系,1929年1月大学毕业,获教育学士。他曾在中央大学实验学校、苏州女子师范、浙江大学师范学院、苏州社会教育学院等单位任职。解放后,曾在无锡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工作,1952年以后一直在江苏师范学院和苏州大学工作,曾任苏州大学心理学教研组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1987年8月退休。
吴增芥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的父亲吴研因也是著名教育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青少年时代就热心研究新教育。在中央大学求学时,一面读书,一面在中大实验学校参加儿童心理实验工作。大学毕业之后60多年,为心理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进中小学教育科学化作出了很多贡献。
他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发表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理想的培育法》、《学习心理》、《心理学与小学教育》等著作6部,论文50多篇。1933年他和父亲吴研因合作完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教材研究》是我国最早利用儿童心理学来研究小学教育的著作,影响了我国小学教育几十年。因此,该书被国家列为1949年以前中国学术名著。
吴增芥教授是中国教育心理学界德高望重、富有才识的著名学者。他热爱祖国,热爱教育心理学事业,为人热忱、宽容,尊重同事,关心后辈,热心和帮助了多位青年学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了几十届学生,桃李满天下。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的一生是为中国教育心理学事业发展奋斗的一生。
吴增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3月31日上午8点30分在苏州逝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