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敬王(?—前476年冬),姓姬,名匄,中國東周君主,諡號敬王。他是周景王的兒子,周悼王同母弟。
周景王的庶長子姬朝殺悼王後,晉國派兵攻打姬朝,立姬匄為王,是為敬王。[1]此後敬王與姬朝不時仍有衝突。前516年姬朝逃到楚國。[2]前505年春,敬王派人在楚地殺死姬朝。[3]儋翩帶領姬朝支持者在次年起兵舉事,敬王出逃,在前503年得晉國幫助下回都。
東周自平王開始以雒邑(洛邑,又稱成周)為都城,平王東遷後,又稱雒邑為王城。敬王時,因姬朝在雒邑勢大,乃遷都至雒邑之東,稱新都為成周,稱舊都為王城。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起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求和,並獻上美女西施。
《左傳.哀公十九年》記載,冬,周敬王去世。
[编辑] 參考資料
前任: 周悼王 |
周天子 前519年-前477年或前476年 |
繼任: 周元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