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 (教育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
|
---|---|
160px |
|
周济 |
|
出生 | |
任期 |
2003年-- |
前任 | |
继任 |
暂无 |
[编辑] 个人简历
-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械制造专业。
- 1978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系,就读硕士学位。
- 1980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机械工程系学习,就读工学硕士、博士学位。
- 1984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工作,曾任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
- 1995年,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
- 1997年,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兼任华中软件公司董事长。
-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0年,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在其主导下,华中理工大学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
- 2001年,卸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转任湖北省武汉市副市长、代市长。
- 2002年,担任武汉市市长,旋即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编辑] 成就及评价
- 周济长期致力于优化设计、CAD、数控和CIMS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并有显著的应用成效。提出并组织实施适合国情的推广应用CAD/CAM的技术路线,提出并实现了单调性分析优化、数控加工直接插补等算法理论,主持开发出优化设计、机械CAD等一系列软件产品及华中I型数控系统,应用于1000余家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值达亿余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出版著作11本,发表论文200余篇。周济长期从事机械设计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开展了大量工作。鉴于华中理工大学CIMS中心做出的杰出成绩,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将1999年“大学领先奖”颁发给华中理工大学。
- 在华中科技大学主政期间,周济积极推行“教育产业化”措施。周济推行的“教育产业化”与目前被广泛指责的通过“教育产业化”大不相同,他提倡的是斯坦福大学模式的教育产业化,提倡教研产相结合,鼓励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主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华中科技大学成绩卓著,比如“华中数控”“华工科技”等华工系企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视察“正源光子”等高技术公司。而周济推动的“武汉.中国光谷”,亦使华中科技大学所在地区,从郊区跃升为武汉经济的重点地带,成为推动武汉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 2005年,制定和颁布限制BBS政策,引起广泛争议。在高校的BBS上,将“南京师大女生陪舞事件”作为周济封锁BBS的导火索。但也有消息称在意识形态领域,周济基本没有发言权。据说此事最初由中宣部主导,文件原本是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三部门联合行文,但在最后发表时只剩教育部一家。曾有消息称该事件的大致过程是教育部领导前来南京师范大学视察,校方组织一些女大学生,陪这些领导跳舞,其中一女生在陪舞后,将某领导人留给她的手机号码在南京师大BBS上公布,此消息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后有人称,此手机号码,正是周济本人的。但这一说法后证实为谣言,陪舞的对象——江苏省委党校“厅局级干部学员班”全体党员。有人认为谣言的出现与党内斗争有关。
[编辑] 外部链接
页面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 人物小作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 | 上海人 | 1946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