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塞凱賴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喬治·塞凱賴什(George Szekeres)(1911年5月29日—2005年8月28日),匈牙利-澳大利亞數學家。在布達佩斯大學化學系畢業,當了六年分析化學家。1936年和愛絲特·克萊(Esther Klein)結婚。因為他們是猶太人,所以逼着要逃避納粹,於是他搬到在上海居住。他們經歷了日軍侵華和中共開國。其兒子也是出生於上海。
1948年,他在澳洲阿德雷得大學得到一個職位。他終於開始被認同為數學家。1964年搬到悉尼,他在新南威爾士大學工作,直到1975年退休。他曾為中學和大學生的數學比賽設計題目。
澳洲數學學會有一個獎章以他命名。[1]
[编辑] 幸福結局問題
1933年,塞凱賴什和其他人經常在布達佩斯聚會,討論數學。有一次,愛絲特·克萊提出下面的問題:
1935年塞凱賴什和保羅·艾狄胥合寫了一份論文,將這個結果一般化。那篇論文被視為組合幾何的奠基作品之一。因為這個問題成就了塞凱賴什和克萊的婚姻,所以艾狄胥將這個問題稱為「幸福結局問題」。
[编辑] 參見
- 強大數
- 一般化連分數
- Snark
[编辑] 參考
翻譯自英文版
- Giles, J. R., Wallis, J. S., George Szekeres. With affection and respect., 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Series A, Vol 21 (1976), No 4, 385–392.
- Cowling, M. Obituary George and Esther Szekeres, Gazette of the 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Vol 32 (2005), No 4, 221--224
- Erdos, P. and Szekeres, G., A combinatorial problem in geometry, Compositio Math. 2 (1935), 46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