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号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角号码,汉语词典常用检字方法之一,把筆劃分為十類,用最多五个阿拉伯数字来对汉字进行归类。
四角號碼檢字法由王雲五發明,高夢旦則是“附角”發明者,他並在1925年5月著《號碼檢字法》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26年9月,《四角號碼檢字法》單行本出版,有蔡元培、胡適等為序。1934年1月,《四角號碼檢字法》(附檢字表)出版,加上高夢旦序。
四角号码检字法用数字0到9表示一个汉字四角的十种笔形,依序取字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角的筆劃,取得四組數字,有时在最后增加一位补码,故最多為五碼。
[编辑] 四角号码检字法歌谣
胡適曾作歌訣幫助記憶四角號碼:「一橫二垂三點捺,點下帶橫變零頭,叉四插五方塊六,七角八八小是九。」後來編《四角號碼新詞典》時,黃維榮修改成現時通行版本。
横一垂二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 点下有横变零头。
[编辑] 規則
每字取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四筆。可取複筆時應取複筆。字上部或下部只有一筆形時作左角,右角作0。用過的筆形再充他角也作0。由「囗」「門」「鬥」組成的字,下角取內部筆畫,但外圍有其他筆畫時除外。附角為右下角之上最貼近而露鋒芒一筆,如該筆已用過,則附角作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