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交響樂團 (台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NSO)的前身是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86年輔導成立的「聯合實驗管絃樂團」,1994年組織改組後更名為「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對外以「國家交響樂團」為名。2005年8月1日更在眾所矚目下,改制成為行政法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第一支附設演藝團隊。
目录 |
[编辑] 發現系列
在2002年11月,國家交響樂團用五場音樂會計演出了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以及五首鋼琴協奏曲,這成為了國家交響樂團在2004年、2005年每季的定期音樂會。從2006年10月到2007年7月,預計演出德國作曲家理察·施特勞斯的作品共10場音樂會及1部歌劇。
[编辑] 音樂總監
- Gerard Akoka 1986-1990 (as principal conductor)
- Urs Schneider 1991-1992 (as principal conductor)
- 張大勝 1995-1997
- Jahja Ling 1998-2001
- 簡文彬 2001-迄今
[编辑] 樂團成員
- 樂團首席
吳庭毓、李宜錦
- 樂團副首席
鄧皓敦
郭昱麟、林基弘、廖維琪、侯勇光、梁坤豪、陳逸農、卓曉青、方俊人、黃佳頎、李庭芳、賴佳奇、陳逸群
陳怡茹、孫正玫、吳怡慧、李京熹、黃衍繹、顧慈美、于爾恩、康信榮、李梅箋、鍾仁甫、林孟穎、蔡孟峰、洪章文、陳偉泓 黃瑞儀、鄧啟全、黃雅琪、李靖宜、鄭珠玲、謝君玲、劉國蘭、呂孟珊、李思琪、陳猶白 熊士蘭、連亦先、韋智盈、呂明美、周幼雯、王貝文、吳世傑、陳怡婷、林宜嫺 傅永和、卓涵涵、王淑瑜、黃筱清、王淑宜、周春祥、連珮致、蔡歆婕 |
安德石、宮崎千佳、李浚 鐘美川 林麗玥、陳雅詩、楊舒婷 朱玫玲、張凱婷、朱偉誼、孫正茸 簡凱玉、陳奕秀、高靈風
簡恩義 劉宜欣、黃韻真、國田朋宏、黃任賢、王婉如 |
周大衛、陳長伯、張景民、吳建銘 宋光清、邵恆發、陳中昇
彭曉昀 段富軒 連雅文、廖韋旭 陳哲輝、陳振馨、楊璧慈] 解瑄 林慧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