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探尋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妙探尋兇 | |
---|---|
中文版妙探尋兇 |
|
玩家數目 | 3 至 6 個 |
年齡 | 8 歲或以上 |
準備時間 | 少於 5 分鐘 |
遊戲時間 | 約 30-60 分鐘 |
規則複雜程度 | 簡單 |
策略成份 | 適中 |
運氣成份 | 高 |
所需技巧 | 擲骰子, 推理 |
妙探尋兇(英文原名Clue®或Cluedo®)是一款图版游戏,由英國伯明翰事務律師行文員Anthony Pratt創作。最初於1948年由Waddington Games在英國推出,現由美國的遊戲及玩具公司孩之寶發行。之前曾由美國的Parker Brothers(已被孩之寶收購)發行。
目录 |
[编辑] 簡介
遊戲背景是英國的一幢大廈,圖版是一幅房間位置平面圖。玩家扮演一個角色,也就是大廈的客人。大廈的主人黑博士(Dr. Black)被發現遭人殺害(北美版是Mr. Boddy)。
玩家均是嫌疑犯。最先找出兇手、兇器及行兇房間的玩家便可勝出。
[编辑] 遊戲配件
- 說明書
- 遊戲圖版
- 六個不同顏色的棋子,代表玩家,也代表嫌疑犯
- 兇器棋子
- 卡片,代表兇器、兇手、行兇房間
[编辑] 嫌疑犯
- 紅小姐 (Miss Scarlet,紅色棋子)
- 梅教授 (Professor Plum,紫色棋子)
- 黃上校 (Colonel Mustard,黃色棋子)
- 綠先生 (Rev. Green,北美版為Mr. Green,綠色棋子)
- 白太太 (Mrs. White,白色棋子)
- 藍夫人 (Mrs. Peacock,藍色棋子)
[编辑] 兇器
[编辑] 房間
廚房 | 舞廳 | 溫室 |
飯廳 | 地窖 | 桌球室 |
圖書室 | ||
休息室 | 大堂 | 書房 |
註:Dr. Black被發現倒斃於地窖
[编辑] 遊戲內容
遊戲開始時,在三疊卡面向下、分別代表兇手、兇器及行兇房間的卡中,各抽一張並放入紙卡袋中,其餘卡片分發給玩家。在遊戲中最先推測到該三張牌的玩家便勝出。
棋子在圖版上移動,擲出多少點骰子就移動多少格。與大部分遊戲不同,妙探尋兇最少要3名參與者,最多6名,因為只有6枚棋子。
遊戲的目的是要用「消去法」找出兇案的內情。當玩家走到某一房間時便可以提出「假設」,例如,當他走到圖書室,他可以說:「我認為是白太太於圖書室用繩勒死黑博士。」提出的假設必須剛好有一個嫌疑犯、一件凶器和代表玩者棋子本身所在的房間。被提及的人和物件依假設放到指定的位置,即是說白色棋子會被立即移到圖書室。
其他玩家只要手上有卡代表被提及的人或物件便可推翻假設。假設提出後,按順時針方向,第一個有提及的卡的人必須將卡顯示給提出假設的玩家看,以推翻他的假設。這個過程是保密的,其他玩家不知道被顯示的是哪張卡。每個參加者每一輪只可提出一個假設。
當玩家認為確定兇案內情(即是確定了袋內的三張卡),他可以提出「指控」。該玩家提出指控後可取出袋內的三張卡。如果正確,則該玩家勝出遊戲,否則就要出局,失去再提出指控和移動棋子的權利,但仍然要將自己的卡顯示給別的玩家看。
遊戲有趣的地方是提出指控的玩家可能就是兇手本人。但遊戲不會受影響,因為遊戲的目的是要找出兇案內情。
[编辑] 遊戲技巧
Cluedo 除了使用消去法外,也可以帶有不少心理戰和運氣成分。
- 如果將別的棋子移到自己所在的房間,有可能會為擁有該棋子的玩者製造機會,因為這樣等於協助別人快速移動棋子。
- 相反地,如果某玩者有前往某房間的意圖,別人可以藉以上的方法將該玩者拉走,制止該玩者前往目的地。
- 如果沒有人在假設時拿出卡片,那可能表示假設者估中了一張卡、或者估中兩張卡,甚至假設者為了混淆視聽而將自己本身已經有的三張卡提出假設。
- 如果某玩者用太過簡單的消去法,每次指控都只換一類物件(例如次次都換兇器),很容易被其他玩者看出端倪,從而被其他玩者推斷看過甚麼牌。
- 如果運氣不好,擲出骰子點數過低,就不能自主進入房間來進行指控,要靠別人將自己棋子拉來拉去。
[编辑] 其他
- 在美國,一些用語因遊戲的普及而產生,例如「黃上將手握蠋台在桌球室」(Colonel Mustard, in the Billiard Room, with the Candlestick),情形與源自大富翁的「石澳的酒店」(hotel on Boardwalk)類似。
[编辑] 批評
有批評指妙探尋兇只是個普通的邏輯推理遊戲,與Mastermind無異。
[编辑] 對外連結
- 美國《妙探尋兇》官方網址
- 北美版妙探尋兇說明書 PDF 格式
- 妙探尋兇網頁 CluedoFan.com 含歷史及其他遊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