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宗人府是中国古代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按時撰寫帝王譜系,記錄宗室子女摘庶、名字封號、嗣襲爵位、生死時問、婚嫁、謚號安葬的事。凡是宗室陳述請求,替他們向皇上報告,引進賢才能人,記錄罪責過失之機構。
目录 |
[编辑] 明朝
设立于明朝初期,洪武三年(1370年)称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称宗人府。其长官为宗人令,此职为亲王担任。但后来,以元勛外戚大臣兼領宗人府的事情,不專門設官,宗人府又归于礼部管理,而它所管轄的事都移交給禮部。
[编辑] 屬官
-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 | 秦王朱樉 任
- 左宗正,一人(正一品) | 晉王朱棡 任
-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 | 燕王朱棣 任
- 左宗人,一人(正一品) | 周王朱橚 任
-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 | 楚王朱楨 任
歸禮部管理後之屬官
- 經歷司,經歷一人,(正五品)。掌管發收公文。
[编辑] 清朝
清朝沿设此机构,而其长官改称宗令、左右宗政等,由亲王以下皇族担任。
[编辑] 參考文獻
-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