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說家一詞有兩解︰
目录 |
[编辑] 列在九流十家中的「小說家」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小說家指的是一類記錄民間街談巷語的人,而小說家被歸類於古中國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漢書.藝文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然而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古中國小說家之書,今多已亡佚,故其學說,已難考查也。
[编辑] 「小說」一詞的變化與擴展
「小說」一詞,在春秋戰國時代幾乎等於上述「小說家」之流的書本,近乎於「雜項」或者「民間不入流的著作」罷了。
到明清兩代,印刷術發達,各式書籍大量印行。明朝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二十八),將其時的「小說」類書籍,分為志怪、傳奇、雜錄、叢談、辯訂、箴規六類,可見當時的「小說」一詞,蓋括了今日的神話、散文、小說、紀錄文學等多個文類的書籍。
及至清末民初,中國受西方文化影響,開始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學者基於翻譯、分類的需要,將之前被列入「小說」的文字,重新按西方文類觀念劃分。我們今日理解的「小說」一詞,意指英文中 Novel 或者 Fiction 的意思。
[编辑] 寫作小說的「小說家」
由於學家習慣將 -ist 字尾(指「從事或學習……的人」)的英文名詞,翻譯作「家」,因此小說寫作者便稱為「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