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左思(约250年─305年)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屬山東)人。西晋文学家。是太康时期最傑出的作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
[编辑] 生平
左思出身儒學世家,貌醜口訥(口吃),故不好交遊但辭章壯麗。晉武帝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前後,左思妹芬被選入宮,於是移家洛陽,任秘書郎。元康年間,左思參與當時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並為賈謐講《漢書》。後賈謐被誅,左思退居,專意典籍。後齊王司馬冏召他為記室督,左思稱病不出。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河間王司馬顒派部將張方進攻洛陽,左思遷家冀州,數歲而卒。
[编辑] 主要作品
《招隱詩之一》
杖策招隱士。荒塗橫古今。 岩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雪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沈。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
《招隱詩之二》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峭蒨青蔥間。竹柏得其真。 弱葉棲霜雪。飛榮流餘津。 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 結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 惠連非吾屈。首陽非吾仁。 相與觀所尚。逍遙撰良辰。 |
左思原有集五卷,散佚,後人輯有《左太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