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为荩忱。中国山东临清人。抗日战争名将,1935年4月9日叙阶陆军中将,1939年5月2日,张自忠被授予陆军上将衔,(注释:加上将衔,是根据国民政府公布之《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合于晋任上将之规定者,因为员额所限得先加上将衔”,“陆军第二级上将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转补。”)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晋上将,1940年国民政府颁布了褒恤令和追晋张自忠将军为陆军上将令:“故陆军上将衔陆军中将张自忠追晋为陆军上将。此令。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七日。”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军阵亡的最高将领。
1911年考入天津政法学堂,后转入济南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投笔从戎,在西北军冯玉祥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 1930年任29军第38师师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任前线总指挥。 1937年七七事变后,奉宋哲元命令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长,舆论大哗,报界一度凡提及必称“张逆自忠”。此等际遇直接导致张将军日后为国死志的决心。 同年12月任第59军军长。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1939年4月,在钟祥田家集截击日军,歼其一部。12月,他曾组织部队偷袭日军指挥部,被人们誉为“活关公”。
在枣宜会战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5月,亲率3个团2000余人夜度汉水至枣阳截击日本军队,由于战前掌握日本军队情报有误、日本军队截获张自忠部动向,在追击中陷入日军重围。 5月16日,张自忠部退至宜城南瓜店,在日军激烈炮火中坚持指挥作战。中午,左臂负伤,随后又连中数弹,壮烈牺牲。随他出征的官兵也全部阵亡。
日军敬佩张自忠忠勇,列队脱帽向其遗体敬礼,并用上好棺木盛殓,日本高级军官亲自抬棺安葬。
蒋介石在得知张的死讯后电令第五战区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张的遗体。在遗体被夺回后运回重庆有上万名民众前去迎送遗体。冯玉祥、蒋介石、毛泽东均对他的事迹表示钦佩。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其遗体夺回后在重庆市北碚区梅花山下葬,并建有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