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王(左)、李守信(中)和日本佔领军](../../../upload/shared/thumb/2/28/DeWang.jpg/300px-DeWang.jpg)
德王(1902年2月18日-1966年5月23日),即徳穆楚克棟魯普亲王,字希賢。內蒙古的王公,主张內蒙古獨立。
目录 |
[编辑] 早年
德王出身察哈爾地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人,1902年2月8日出生,1908年襲札薩克多羅杜稜郡王爵職。1913年北洋政府授為札薩克和碩杜稜親王。1919年執掌旗政。他熟悉儒家经书,是一个有造诣的汉字书法家。1924年任錫林郭勒盟副盟長、察哈尔省政府委员。1925年2月,任北京善後會議委員,1927年出任參議院參政。1931年继任錫林郭勒盟盟長。
[编辑] 日佔之前
德王是一位泛蒙古主義的主張者與推動者,並且是內蒙古獨立運動的指導者,德王曾經鼓吹過民族自決運動及自治運動。滿洲事變之後德王與日本軍方面連絡,德王與雲王(乌兰察布盟盟长云端旺楚克)等王公於1933年組織內蒙古王公會議,並且向國民政府要求自治。1934年4月,经南京國民政府批准,蒙古地方自治政府在乌兰察布盟百灵庙成立,德王任秘书长,实际主持政务。1936年德王出任察哈爾蒙政會副委員長,2月10日在日本关东军支持下成立蒙古軍政府任总司令、总裁,日本人山内豊紀出任顾问。11月24日,傅作义调派第三十五军主力攻克蒙古军政府第七师驻守的百灵庙,是为“绥远抗战”。
[编辑] 日佔期間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很快就控制了华北和内蒙古之间的平绥铁路,10月17日占领包头。德王、李守信等人投靠日本人,出任傀儡首脑。蒙古聯盟自治政府成立後,德王出任副主席,1938年出任主席,后合併「察南自治政府」及「晉北自治政府」而成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領有巴彥塔拉(今赤峰市)、察哈尔、锡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今鄂尔多斯)等五個盟與晋北(大同)察南(张家口)兩政廳。联合政府的首都设于呼和浩特,名义上归南京的汪精卫政府所辖。
由于日本的高压统治,1939年末,德王通过戴笠,同蒋介石挂上了钩。德王表示愿意逃往重庆,蒋介石却勉励他留在内蒙古同日本人维持表面上的合作。随后由于国民党特工人员被日本宪兵队捕获,德王、李守信只好向日军坦白,日本人为了继续使用这个傀儡未予深究。1941年8月4日,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改为“蒙古自治邦”。
[编辑] 西蒙自治运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蒙古自治邦解散,德王的政治活动受到限制,一直寓居北平。在國共內戰后期,1949年初北平被解放军占领前夕,国民政府指令让他迁居西康,而他却假道兰州去了阿拉善旗定远营(今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鼓动阿拉善旗的札萨克达理扎雅等内蒙古上层人士乘国民党自顾不暇发起“蒙古自治”。1949年4月13日召开会议,成立了“蒙古自治筹备委员会”,德王任副委员长。之后德王和乌兰察布盟盟长林沁僧格前往广州,向国民政府请愿,寻求承认、支持和资助。被国民政府李宗仁、阎锡山、白云梯等人敷衍之后,德王召集了一些旧部回到定远营。8月10日组成了“蒙古自治政府”,德王任主席,并向广州国民政府发出了自治通电。9月20日,因解放军逼近银川,德王、李守信等逃往阿拉善旗西北部拐子湖一带,成立了“蒙古军总司令部”。1950年初,德王、李守信逃往蒙古人民共和國,后被蒙方逮捕並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
[编辑] 晚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德王以所謂「伪蒙疆」首要战犯加以關押,1950年囚禁於張家口,1963年因特赦被釋放,並恢復政治權利,被聘为内蒙古文史馆馆员。曾主持编成《二十八卷本词典》(蒙文),著有晚年回忆录《德穆楚克栋鲁普自述》。1966年5月23日在呼和浩特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