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景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愉景灣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的一個海岸地區,屬離島區。愉景灣亦可指其鄰近的一個海灣。該海灣的正名為大白灣,可細分為二白灣、三白灣和四白灣。愉景灣距離香港島西部大約16公里,與2005年開幕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大約離2公里遠,毗鄰神樂院,是個低密度住宅發展區。現在有1萬4千多人居住在愉景灣,來自30多個國家,以外籍居民佔多。
目录 |
[编辑] 歷史
愉景灣由香港興業國際集團在1970年代後期發展,原先的設計是在當地興建一個度假屋村。然而往來愉景灣很不方便(當時只有飛翔船),加上租金高昂,所以後來發展商把餘下的度假屋以低價公開發售,成為了現在海燕徑、海馬徑一帶的低密度住宅區。後來發展商在高爾夫球場興建了璧如臺,再以「低呎價的高級享受」作招徠,吸引了一批嚮往外國生活形式的居民入住,並使愉景灣成為當時在港外國人的主要聚居地。隨着政府在1990年代開始香港機場核心計劃,愉景灣的居住人數大增。發展商不斷開拓新的住宅用地,並興建配套基建,如通往小蠔灣的愉景灣隧道,該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是香港首條由發展商自行興建的收費行車隧道。愉景灣的發展至今仍在進行中。
2004年,香港政府審計署推出報告,指愉景灣在1977年興建時,其發展商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曾修改發展大綱,把原來的度假用途改作住宅用途。當年香港興業把愉景灣作為抵押,向蘇聯國營銀行莫斯科納羅尼銀行借貸,但無力償還債項,愉景灣的土地隨時被莫斯科納羅尼銀行沒收。當時正值冷戰時期,如愉景灣這幅地落入蘇聯政府手上,會對英國都不利,因此港英政府便特別批准改變土地用途,使香港興業轉虧為盈,不用向莫斯科納羅尼銀行交出土地。[1]
[编辑] 生活
愉景灣的基礎建設差不多全由香港興業發展和管理,包括道路、社區設施、水電、燃料等。政府的設施只有消防局、郵局和一家公立學校。
[编辑] 設施
[编辑] 區外交通
- 中環往返愉景灣渡輪服務由愉景灣航運服務有限公司提供。
- 所有對外交通服務均由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提供。
- 所有對外街渡航線均由坪洲街渡有限公司提供。
[编辑] 區內交通
- 所有區內交通服務均由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提供24小時巴士服務,班次通常約10-30分鐘一班。收費一律$3.50,大小同價。
- 正常時段路線:
- 1 愉景灣碼頭-朝暉徑
- 2 愉景灣碼頭-畔峰
- 3 愉景灣碼頭-寶峰
- 2/3 愉景灣碼頭-畔峰/寶峰(循環線)
- 4 愉景灣碼頭-海澄湖畔二段(安澄閣)
- 4/9A 愉景灣碼頭-海澄湖畔二段(安澄閣)/尚堤
- 5 愉景灣碼頭-海藍居
- 6 愉景灣碼頭-海蜂徑(循環線)
- 7 愉景灣碼頭-蘅峰(蘅安徑)
- 8 愉景灣碼頭-蘅峰(蘅欣徑)
- 9 愉景灣碼頭-海澄湖畔一段(第58座臨時總站)
- 9A 愉景灣碼頭-尚堤
- 9S 海澄會所-蘅峰(蘅暉徑)(只於每年4至12月海澄會所泳池開放之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走)
- 平日通宵時段路線(班次通常約30-90分鐘一班。收費一律$3.50,大小同價。):
- 4/9A/9 愉景灣碼頭-海澄湖畔二段(安澄閣)/尚堤/海澄湖畔一段(第58座臨時總站)(循環線)
- 3/2/7/8 愉景灣碼頭-寶峰/畔峰/蘅峰(蘅安徑)/蘅峰(蘅欣徑)(循環線)
- 5/6/1 愉景灣碼頭-海藍居/海蜂徑/朝暉徑(循環線)
- 24小時出租車服務
- 24小時貴賓專車服務
[编辑] 教育
區內有三所幼稚園,兩所小學--私立的愉景灣國際學校及公立的聖公會偉倫小學。
[编辑] 網絡連結
[编辑] 參考資料
|
|||||||
|
|||||||
參見:香港已消失海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