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抄袭,亦稱作学术剽窃、剽竊學術研究成果、違反學術誠信,是对于原著未经或基本未经修改的抄录,这是一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但是一些时候是否构成抄袭比较难以界定,例如模仿一个故事的情节是否属抄袭就有很大争议,一些人认为故事情节属于思想范围,而“抄袭思想”并不是犯罪的行为,因为法律只保护思想的表现方式而不是思想本身。
不同學校對於保持學術誠信有不同的要求。簡單一點的,會要求學生在提交習作時,要附有至少5個或10個參考書目。亦有學校會要求學生在遞交功課時連同一份有法律效力的聲明一同遞交。嚴格一點的,會禁止學生把同一份功課同時交給超過一個科目。而對於違反學術誠信的學生,輕則會發警告信,重則會開除學籍。而對於違反學術誠信的教員,則會被撤職。
目录 |
[编辑] 習作形式的轉變
學術界有關抄襲的其中一個爭議,就是有一份習作,假設本應是個人習作,但若有一組學生共同撰寫,而各人同時遞交這一份習作時,這一份習作是否應該被當作抄襲處理。現時,不同學院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而各的尺度自亦有不同的寬緊。
[编辑] 例子
那维基百科为例,目前有非常多的网站为维基百科的抄袭者。例如维客。在维客中的抄袭条目中于本条目完全相同。这样的行为已经可以构成抄袭。例,如果维基媒体拥有版权,那么维基媒体就可以控告维客所有抄袭维基百科的内容并加以罚款。
[编辑] 參考
- ^ n.d.,(2003年),立法會會議紀錄,第23頁。
- ^ 香港教育學院─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學員須知─學員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