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故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贝故居位于南京市小粉桥1号,是1932至1938年间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处代表、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的故居。
拉贝故居是一座德式小洋楼,和孙中山故居中山楼都位于南京大学南园内。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包括住宅和小花园的住所共收留、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拉贝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一起,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1937至1938年间,拉贝记下了当时南京大量的历史事实,后来写就著名的《拉贝日记》。
1996年12月,拉贝的外孙女莱茵哈特夫人在美国纽约公开了《拉贝日记》,拉贝故居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2003年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访问南京大学后,积极推动故居修缮和改建计划的启动。2005年12月6日,南京大学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门子公司签订协议,除修缮故居外,并将在故居原址建立“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
2006年10月31日上午,拉贝故居作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拉贝故居现已成为江苏省和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总面积为1628平方米,分为六个展区,共展出300多张图片、50多件实物及4部影像资料片。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教授在揭幕典礼上发表了演讲。他说:“任何时候,为了和平,我们都将不畏艰辛!”他指出,我们衷心希望“纪念馆”、“研究交流中心”能够为1937年南京的历史事件的和解作出贡献,同时也能推动人们思考,如何才能及时避免冲突、保持世界和平。托马斯是《拉贝日记》保管人、海德堡大学医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