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改良刍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适于1917年1月1日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5号的一篇文章,提倡改良中国文学。當時他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後來唐德剛生先在《胡適雜憶》中透露,胡適當時寫那篇文章,原是在美國主編的《留學生季報》用的,只是抄了一份給陳獨秀主持的《新青年》。想不到卻因此造成中國的新文學運動。
提出當時文學的“八個主張”: 1917年:〈文學改良芻議〉(八事)
1.須言之有物
2.不摹仿古人
3.須講求文法
4.不作無病之呻吟
5.務去濫調套語
6.不用典
7.不講對仗
8.不避俗字俗語
之後
1918年:〈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八不主義)
1.不作言之無物的文字
2.不作無病呻吟的文字
3.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4.不摹仿古人
5.不用套語爛調
6.不用典
7.不重對偶:——文須廢駢,詩須廢律。
8.不避俗話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