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Image:暂缺 | |
曾昭抡 | |
---|---|
出生年月 | 1898年,湖南 |
所属学部 | 化学部 |
专业 | 元素有机化学 |
当选年份 | 1955年 |
曾昭抡(1899年5月25日-1967年12月8日),湖南湘乡人,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是曾国藩的曾孙子。
历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教授。为中国科学社的早期骨干,中国化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1953年后,任高教部副部长兼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等职。
1957年反右时,蒙受不白之冤。1958年4月,他应武汉大学校长李达之邀,经中央有关部门同意后,只身一人前往武汉大学化学系执教。文革中于1967年12月8日在武汉含冤逝世,终年68岁。
1981年3月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教育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为曾昭抡平反、恢复名誉,教育部长蒋南翔主持追悼会。
武汉大学于1985年特设置“纪念曾昭抡化学奖金”,每年评审一次,以奖励在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