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朝鮮半島 | |
---|---|
![]() |
|
![]() |
朝鮮半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日本稱呼,朝鮮文조선반도),又名大韓半島(大韓民國稱呼,韓文한반도(韓半島)),位於亞洲東北,三面環海。
朝鮮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著長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頭山”)與中国相接,东南隔朝鮮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海峡、日本海(朝鮮、韓國稱東朝鮮海或東海)环绕。朝鮮由朝鮮半岛和3300个大小岛屿组成,半岛占全国总面积的97%。境内多山,山地和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80%,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北部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12℃,年平均降水量1120毫米。
因朝鮮半島南北跨度有将近三千华里,因而又称“三千里江山”[1]。
朝鮮半島現時有兩個國家,分別是北半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南部的大韓民國。他們的政治现状於1953年才被確定。之前兩國曾經為了半島的統一而爆發波及朝韩两国以及其他国家朝鲜战争。在此之前,朝鮮半島曾經被日本直接殖民統治達35年(实际间接控制超过50年)。過去,朝鮮半島一直都是现在成为朝鮮民族的祖先的居住地,並建立過多個國家。此外,周邊民族亦不斷遷入朝鮮半島,並漸漸溶入朝鮮民族中。
[编辑] 中國和朝鮮文化
中國與朝鮮半島山水相連,唇齒相依,自遠古以來,居住在大陸和半島的先民就有許多來往和聯繫。古代中國與古代朝鮮(又稱韓人)之間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的交往已有3,000多年,可以說比中日交流的歷史還要悠久,而且中韓交流還常常充當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橋梁。古代先進的中國文化往往通過朝鮮半島再傳到日本。
[编辑] 參考
亚洲地理 |
---|
阿富汗 - zh-cn:阿拉伯联合酋长国;zh-hk:阿聯酋;zh-tw: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阿曼 - 阿塞拜疆 - 澳门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林 - 不丹 - zh-cn:朝鲜;zh-hk:北韓;zh-tw:北韓 - 菲律宾 - zh-cn:格鲁吉亚;zh-hk:喬治亞;zh-tw:喬治亞 - 哈萨克斯坦 - zh-cn:韩国;zh-hk:南韓;zh-tw:南韓 - 吉尔吉斯斯坦 - 柬埔寨 - zh-cn:卡塔尔;zh-hk:卡塔爾;zh-tw:卡達 - 科威特 - zh-cn:老挝;zh-tw:寮國;zh-hk寮國;zh-sg:寮国 - 黎巴嫩 - 马来西亚 - 蒙古 - 缅甸 - 孟加拉国 - 尼泊尔 - 日本 - zh-cn:沙特阿拉伯;zh-hk:沙地阿拉伯;zh-tw:沙烏地阿拉伯 - 斯里兰卡 - 塔吉克斯坦 - 台湾(中华民国) - 泰国 - 土耳其 - 土库曼斯坦 - zh-cn:乌兹别克斯坦;zh-hk:烏茲別克;zh-tw:烏茲別克 - zh-cn:文莱;zh-tw:汶萊;zh-hk:汶萊 - 香港 - 新加坡 - 叙利亚 - zh-cn:也门;zh-tw:葉門;zh-hk:也門 - 亚美尼亚 - zh-cn:阿塞拜疆;zh-tw:亞塞拜然;zh-hk:亞塞拜然 - 伊拉克 - 伊朗 - 以色列 - 印度 - 印尼 - 约旦 - 越南 - 中华人民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