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经方(1855年——1934年9月28日),字伯行,号端甫,安徽合肥磨店(今属肥东县)人。
李鴻章六弟李昭慶之子。同治元年(1862年),李鴻章年過40仍膝下無子,李经方過繼給李鸿章,稱之為“大兒”。光緒三年(1877年),李經方與李經述在天津直隸總督衙門讀書,以洪汝奎為師,1890年任驻日公使。1895年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為交割台灣全權委員,6月2日偕同翻譯盧永銘、陶大均在基隆三貂嶺外海的日本輪“西京丸號”上,與日本駐台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簽署《交接台灣文據》。文件規定:“‘台灣全島、澎湖列島之各海口及各府縣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屬公物件’,全部交給日本。”樺山資紀曾問李經方為何不上岸,李經方表示台民非常憤慨,怕被暗殺。
1905年任清廷商约大臣。1907年出任出使英国大臣。1911年调任邮传部左侍郎,在与洋人极力争取后,由李经方兼任中国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晚年转向实业,1933年立下遺囑,明定遺產分配方案,在合肥、巢縣、六安州、霍山都有大量田產,1935年去世。著有《李袭侯遗集》、《安徽全省铁路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