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编辑] 生平
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曾任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讀、秘書監等職務,官至寶謨閣學士。主張抗擊金人,收復失地,以正直敢言,一生奉行「正心誠意」,嗜茶如命。後因奸相韓侂冑專權辭官居家,隱居十五年不出,開禧二年(1206年)憂憤而死。臨終前寫下“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的遺言。其诗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则弃之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自述:“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终于自成一家,即嚴羽《滄浪詩話》所谓“诚斋体”,“誠齋體”的特點之一,是富於幽默詼諧、活潑自然,一反“江西詩派”的生硬槎椏。此对当时诗坛风气之转变,颇起作用。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在当时,杨万里却是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有《诚斋集》传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