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 (日期和数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辑] 數字表記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先前編輯爪哇岛條目,發現有以下字句:
-
- 爪哇人口114,000,000(一億四千萬)
- 爪哇人口114,000,000(一億四千萬)
個人以為這樣的方法並不恰當,首先千進位純數字對於漢語使用者來說,非常難以閱讀。再來就是括號顯得累贅。翻遍百科後,找到Wikipedia:格式手册 (日期和数字)頁面記述如下:
-
- 一般數字應使用半形阿拉伯數字,不要使用全形數字。數字較長時可以用千分撇「,」(英文半形逗號)按千分開,如123,456.78。
- 一般數字應使用半形阿拉伯數字,不要使用全形數字。數字較長時可以用千分撇「,」(英文半形逗號)按千分開,如123,456.78。
也就是說,「爪哇人口114,000,000」符合規則、並無錯誤,但倘若這樣寫肯定非常不便。建議修改格式手冊為:「一般數據資料應使用半形阿拉伯數字,不可使用全形數。字數字較長時可以用千分撇「,」(英文半形逗號)按千分開,如123,456.78。又,文章中出現不需精確的高位數字時,可夾用漢字單位。如人口約114,000,000可寫作『人口約1億1400萬』。」..以上為我的初步構想,不知各位意見如何?--Koika 18:24 2006年5月31日 (UTC)
- 支持你的对约数表记的建议。--Mukdener
|留言 22:52 2006年5月31日 (UTC)
- (+)支持。-- tonync (talk) 02:35 2006年6月2日 (UTC)
- (+)支持我也支持-数字崇拜 11:04 2006年6月2日 (UTC)
- (+)支持。前提是「约数」時,這點應特別強調。--
百楽兎 03:14 2006年6月3日 (UTC)
- (+)支持+(!)意見:謹將台灣政府公文法規相關條文節錄列出作為修訂參考:非整數或數字繁複者,僅記萬位(千萬位?億位?)以上數名,萬位(千萬位?億位?)以下用千位分點表示之如:3億3,000萬人、116萬5,200人。--winertai 03:38 2006年6月3日 (UTC)
- 我認為巳經有(一億四千萬)表達得很清楚了,就用不著更改之前的阿拉伯數字。倒不如提議文章中數字太大時用()加上漢字單位,就像114,000,000(一億四千萬)則各方面都可以表達得很清楚,喜歡看數字的看數字,喜歡看漢字的看漢字。--Onsf 16:10 2006年6月3日 (UTC)
- (+)支持--Ellery 02:25 2006年6月6日 (UTC)
[编辑] 上面的数字是否有误?
114,000,000=一亿一千四百万,不是一亿四千万--地球发动机(〠✆ - ✉✍) 15:16 2006年6月4日 (UTC)
[编辑] 請留意最近很多條目被人由阿拉伯數字轉為中文數字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這一兩個星期的期間,不斷有不同IP用戶將很多條目由阿拉伯數字轉為中文數字(如將「3579人」換成「三千五百七十九人」),當中以香港條目為主。雖然已經多次在其對話頁留言,但留言後他並不會停止,隔日後便換了新IP繼續固執地這樣做。由於我沒有證據證明新IP是同一人,所以只能從最溫和的提醒開始,而不能直接將其封鎖。幾日前我已在Wikipedia talk:香港維基人佈告板提出過,但似乎這並不足夠。這種「另類破壞」,我差不多已回退近100次了。所以我把這個問題在此貼出,希望大家能夠獻計解決這個問題。 -- Kevinhksouth (Talk) 11:46 2006年12月24日 (UTC)
- 這很難搞,有沒有可能用script 把「三千五百七十九」又或「二千零一百二十一」自動轉回阿拉伯數字呢?看起來挺複雜。--Yau 19:19 2006年12月24日 (UTC)
- 这个可以实现,不复杂。但二月河怎么办,变成“2月河”?如果能讨论制定一个方案,明确规定什么时候用阿拉伯数字,什么时候用中文数字,我可以设计机器人实现。-下一次登录 03:23 2006年12月25日 (UTC)
- 前者:日期、人數、歲數……而中文數字用在講述中國數學史(等類別),並容許「短小」中文數字,例如文句中的「一個xx(名詞)」當然容許寫「一」字。--Xieza 05:09 2006年12月25日 (UTC)
- 「一個」寫作「一個」當然沒有問題,但那位仁兄(相信是同一人,雖然未有確實證據)真是轉得太濫了。今日我又回退了數次這樣的「另類破壞」,又再一次作一個溫和的提醒(因為只能假定他是之前未被提醒過的)。如果得到社群批准,以後見到這樣的破壞時,希望可以直接封IP,並在Wikipedia:當前的破壞作紀錄。 -- Kevinhksouth (Talk) 08:05 2006年12月25日 (UTC)
- 其实也就是一些在编辑格式上的小问题,Yau君刚才所说的问题我也经常碰到过,其实手动解决维护一下就行的;但是,至于何时使用适当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和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我有以下标准化的建议(但不知道从前是否有用户或者管理员设置过相关机制):
- 年份、日期、数量、岁数、排名、数据等等——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2006年、1月1日、123个人、75岁、第99次、30加15等于45 等等来代替 二零零六年、一月一日、一百二十三个人、七十五岁、第九十九次、三十加十五等于四十五 等等)
- 也许有时候有例外情况,比如说人数太少时(数量用法)或太多零碎数据的处理:有一个人在某某地方怎样了 来代替 有1个人在某某地方怎样了
一个是abcdef,一个是ghijkl 来代替 1个是abcdef,1个是ghijkl 等等
- 也许有时候有例外情况,比如说人数太少时(数量用法)或太多零碎数据的处理:有一个人在某某地方怎样了 来代替 有1个人在某某地方怎样了
- 特定的名词、地名、人名、称谓、外号等等,通常是在大众语言领域还是在句子语法领域上,都应该使用中文数字(例如:二月河、三个代表、六四事件、八亿人民八个戏、小泉纯一郎 等等来代替 2月河、3个代表、64事件、8亿人民8个戏、小泉纯1郎 等等)
- 当然,这不应该太严谨,没有义务去跟随,只是个规范化的建议,仅此而已;请各位维基人继续提提意见,有需要可添加在专题页面以作参考。--dbslikacheung 08:13 2006年12月25日 (UTC)
- 年份、日期、数量、岁数、排名、数据等等——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2006年、1月1日、123个人、75岁、第99次、30加15等于45 等等来代替 二零零六年、一月一日、一百二十三个人、七十五岁、第九十九次、三十加十五等于四十五 等等)
- 其实也就是一些在编辑格式上的小问题,Yau君刚才所说的问题我也经常碰到过,其实手动解决维护一下就行的;但是,至于何时使用适当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和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我有以下标准化的建议(但不知道从前是否有用户或者管理员设置过相关机制):
- 「一個」寫作「一個」當然沒有問題,但那位仁兄(相信是同一人,雖然未有確實證據)真是轉得太濫了。今日我又回退了數次這樣的「另類破壞」,又再一次作一個溫和的提醒(因為只能假定他是之前未被提醒過的)。如果得到社群批准,以後見到這樣的破壞時,希望可以直接封IP,並在Wikipedia:當前的破壞作紀錄。 -- Kevinhksouth (Talk) 08:05 2006年12月25日 (UTC)
- 前者:日期、人數、歲數……而中文數字用在講述中國數學史(等類別),並容許「短小」中文數字,例如文句中的「一個xx(名詞)」當然容許寫「一」字。--Xieza 05:09 2006年12月25日 (UTC)
- 这个可以实现,不复杂。但二月河怎么办,变成“2月河”?如果能讨论制定一个方案,明确规定什么时候用阿拉伯数字,什么时候用中文数字,我可以设计机器人实现。-下一次登录 03:23 2006年12月25日 (UTC)
- (+)支持讨论制定一个方案,明确规定什么时候用阿拉伯数字,什么时候用中文数字。--encyclopedist (對話頁) 08:33 2006年12月25日 (UTC)
- 主要就是不要定得太死板,维基百科一向都应该因应每个不同的案例作独立的决定的
- 马英九不可能写成马英9吧 --dbslikacheung 16:36 2006年12月25日 (UTC)
- 主要就是不要定得太死板,维基百科一向都应该因应每个不同的案例作独立的决定的
- (!)意見,如果想用机器人,就要制定一个“傻子”规则,规则太聪明了机器人理解不了。“傻子”规则比如:“年”字前面的四位以内的一定是阿拉伯数字,“个”等量词前面的一位数一定是中文数字等。这样才可能设计机器人。-下一次登录 05:30 2006年12月27日 (UTC)
- “个”等量词前面的一位数也可以是阿拉伯数字的--Hello World! 02:35 2006年12月29日 (UTC)
使用阿拉伯數字是中國大陸的標準。至於其他地方則似乎未定下這種標準。--Hello World! 15:07 2006年12月28日 (UTC)
- 其實台灣公文系統也開始以阿拉伯數字為準了,也有一套具體的規範。未命名 15:24 2006年12月28日 (UTC)
-
- (!)意見:这个……政府官方的标准,在维基百科里面,应该只能作参考吧?--dbslikacheung 14:30 2007年1月1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