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當身體有傷口時或是接受手術,都會因此流血,為減少血液損失所運用的方法稱為止血法。
[编辑] 常用止血法
分別是止血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患部抬高止血法以及直接壓迫止血法,這些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到的止血法。以下對三種最常用的止血法做簡要說明:
- 直接加壓止血法:小量的出血非常有用,直接以紗布覆蓋在傷口處並且對傷口處加壓即可止血,加壓時視血管的大小,以「四指」或是「手掌」來加壓。一般還配合抬高傷肢,使受傷部位高於心臟。
- 止血點止血法:對抗較大量的失血時,此法非常有效!此方法又稱為「間接加壓止血法」,因為我們加壓處為全身易觸摸到的「動脈點」。
- 止血帶止血法:以有彈性的絲巾或是長狀物將止血點部位的肢體綁住,以達到制止血液流動的目的!此方法為前述兩項方式都無法有效止血時才使用!因為使用止血帶若疏忽鬆綁時間,有使肢體因為無法獲得血流供應而殘廢的可能!必須每十分鐘鬆綁一次。
[编辑] 專業止血法
病患送到醫院之後,如果還是血流不止,醫生還會運用幾種較專業的止血方法。例如:血管結紮法、止血劑止血法、電氣燒灼法及吸收性棉墊壓迫止血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