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翦(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破趙國閼與(今山西和順),奪取趙漳水流域。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召集群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稱病辭朝,回歸故里。不久楚軍大破李信軍,殺七都尉,秦軍告急,秦王親自馳往頻陽,復用王翦,始皇自送霸上,王翦因手握六十萬重兵,出征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始皇大笑;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部下怪而問之,他说出了自己的用意:“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借此消除秦王疑懼。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堅壁不出,待楚軍調動之際,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荊王負芻,平定楚國。隨後又南征百越,取得勝利,因功晉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賁,也以戰功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