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體關節人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球體關節人形泛指各種擁有球型關節的可動人形(人偶)。英文名稱是「Ball-jointed doll」,所以又簡稱「BJD」。球體關節人形體型標準,細節精緻,由於關鍵部位裝有球型的關節,使人形能夠做出許多接近於真人的姿勢。因為人形的造價不斐,故收藏者多以成人為主。球體關節人形目前主要由東亞國家(如南韓、日本)生產。起源自歐洲。
德國藝術家Hans Bellmer是此類人偶的先鋒。他在1930年代早期遇到了三件事:與美麗的少女表妹相遇、參加演出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其中有一段人類愛上機器的悲劇)、還有收到一盒童年時的舊玩具。這三件事加上一具16世紀木製人偶的啟發,他在1934年製作了一具以球體裝置為關節的木製人偶,並且用這個人偶來拍露骨的色情照片。不論是這個人偶的關節原理或是Bellmer對人偶的態度,對日後亞洲的此類人形都有深遠的影響。
日本從歐洲學習了關節原理,開始製作球體關節人形。早期都是手工創作,價格高昂。1998年起,日本「造型村」公司開始以較低價格量產名為「SD娃娃」的球體關節人形,帶動了收藏球體關節人形的風潮。SD娃娃刺激了其他公司,特別是在南韓,在2003年增加了很多生產此類人形的公司。在2005年,中國也有公司開始生產球體關節人形。
球體關節人形也開始出現在流行文化中。2004年出品的韓國電影「人形師」就是以此人形為主題。同年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的也是以此人形為主題。導演押井守事後還辦了球體關節人形展。
[编辑] 參考資料
- ^ 泰山鄉娃娃產業文化館提供之資料:[3],其中說日本的是學自歐洲的。
- ^ Sue Taylor. Hans Bellmer in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The Wandering Libido and the Hysterical Body. (英文). 其中談到Hans Bellmer的創作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