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地效應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翼地效應機,也称作地效飞行器,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機。這種飛機需要全時間利用翼地效應來運作而只能夠在離地幾尺至十幾尺的距離飛行,不能任意改變高度。在1980年代,前蘇聯實驗了噴射推進的Ekranoplan,就是這樣的飛機,極限飛行重量可以達1000公噸,還在冷戰時期的隱密情況下測試,被美國稱為裏海怪獸。 大部份翼地效應機都被設計為在水面上運作,因為水面比地面平滑和少障礙物,不單危險度較少,而且在不運作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水面浮力來承受機體重量。在起飛時亦較為簡單。物理學家Stanley Hooker提出了非常巨型,全重2000公噸,的概念翼地效應機。此機可以搭載超過1000個乘客高速往返目的地而價錢又便宜。
氣墊船亦經常被稱為是翼地效應機或地效機,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编辑] 地效飞行器的性能
航速快、承载量大、隐形效果好、适航性优异,能贴近地面或海面、沙漠或沼泽表面飞行,可以利用雷达的盲区,悄无声息地快速接近目标,用于突击登陆,能够轻易越过岸边反登陆障碍物和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