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辑] 经历
- 1903年1月28日生于湖北省京山县城。县立高小毕业。
- 1922年任国民党讨伐北洋军阀之“东路讨贼军”前敌总指挥秘书处文书,同年到吉隆坡任運怀义学教员〔小学〕。
- 1923年任缅甸仰光《觉民日报》、《缅甸晨报》编辑。
- 1924年考入广州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二期,参加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任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官。
- 东征胜利后,1927年回广州考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回国。
- 1928年在南京任国民党中央通訊社副主任。与周穎結为夫妇。
- 1931年《“九一八”报》副刊《动向》,得识鲁迅。
-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38年任新四军文化委员会兼秘书、编辑军部刊物《抗敌》的文艺部分。
- 1939年任浙江省委刊物《文化战士》主编。
- 1940年任桂林《力报》副刊《新垦地》《野草》编辑。
- 1945年、1946年任重庆《商务日报》、《新民报》副刊编辑,西南学院教授。
- 建國后,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兼古典文学研究部副部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部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 1955 年因“胡風事件”牵连受到留党察看和撤职处分。
-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送北大荒劳动。
- 1960年回北京,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同年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 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25日以“現行反革命罪”关押,1974年由北京中級人民法院宣判为无期徒刑。
- 1976年10月获释。
- 1979年3月10日由北京高级人民法院撤消原判,宣告无罪。4月7日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改正错划右派,恢复级別、工资、名誉。恢复党籍,當选為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至第三届理事、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 1986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
[编辑] 相关作品
1935年——1986年共出版语言文字、古典小说论文、散文、小说、杂文和新旧体诗歌31种。著有《绀弩小说集》、《绀弩散文》、《聂绀弩文集》、《散宜生诗》、《中国古典文学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