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華大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女zh:皇;zh-cn:王;zh-tw:王;zh-hk:皇陛下駐華大使(Her Britannic Majesty's Ambassador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通稱英國駐華大使。以往曾經是英國駐華全權公使或英國駐華公使,是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級外交代表,主理英國在華的外交事務。一般認為,歷史上第一和第二位英國駐華全權公使是馬戛爾尼伯爵和亞美士德伯爵,兩人分別在1793年和1816年來華,但兩人都並不常駐中國。第一位常駐中國的駐華全權公使是砵甸乍爵士,他當時以兼任香港總督的身份駐守香港,而一直至1857年,港督才不再兼任公使一職。
在《天津條約》簽訂後,英國得以在北京設置大使館,而現今英國在北京置有駐華大使館,位於建國門外光華路11號,至於在上海、廣州和重慶則置有總領事館。現任英國駐華大使是歐威廉爵士,他在2006年1月獲委任此職。
目录 |
[编辑] 歷任英國駐華大使
[编辑] 英國駐華全權公使 (第一次鴉片戰爭)
駐華全權公使 | 入職 | 去職 | 備註 | |
---|---|---|---|---|
海軍少將懿律(Rear Admiral George Elliot) | 1840年2月 | 1840年11月 | 兼任侵華總司令 因病去職 |
|
義律上校(Captain Charles Elliot) | 1840年11月 | 1841年8月12日 | 兼任侵華總司令 被免職 |
[编辑] 英國駐華全權公使 (港督兼任)
駐華全權公使 | 入職 | 去職 | 備註 | |
---|---|---|---|---|
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 | 1841年8月12日 | 1844年5月8日 | 首位常駐的駐華公使 1842年擔任首位香港總督 |
|
爹核士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 | 1844年5月8日 | 1848年3月18日 | ||
文翰爵士(Sir Samuel George Bonham) | 1848年3月18日 | 1851年 | ||
包令爵士(Sir John Bowring) | 1853年12月20日 | 1857年4月17日 | 在1854年才兼任港督 |
[编辑] 英國駐華全權公使 (清代)
駐華全權公使 | 入職 | 去職 | 備註 | |
---|---|---|---|---|
額爾金伯爵(Earl of Elgin) | 1857年 | 1860年 | 大使 英法聯軍總司令 |
|
卜魯斯爵士(Sir Frederick Bruce) | 1860年11月7日 | 1864年6月19日 | ||
威妥瑪爵士(Sir Thomas F. Wade) | 1864年6月19日 | 1865年12月7日 | 參贊署理公使 | |
阿禮國爵士(Sir Rutherford Alcock) | 1865年12月7日 | 1869年11月1日 | ||
傅磊斯(A. Fraser) | 1869年11月1日 | 1869年11月28日 | 副參贊署理公使 | |
威妥瑪爵士 | 1869年11月28日 | 1876年 | ||
傅磊斯(H. Fraser) | 1876年11月6日 | 1879年6月29日 | 參贊署理公使 | |
威妥瑪爵士 | 1879年 | 1882年8月14日 | ||
格維納(T. G. Grosvenor) | 1882年8月14日 | 1883年9月17日 | 參贊署理公使 | |
巴夏禮(Harry Smith Parks) | 1883年9月28日 | 1885年3月22日 | ||
歐格訥(Nicholas R. O' Conor) | 1885年3月22日 | 1886年6月15日 | 參贊署理公使 | |
華爾身爵士(Sir John Walsham) | 1886年6月15日 | 1892年9月28日 | ||
寶克樂(W. N. Beauclerk) | 1892年9月28日 | 1892年11月19日 | 署理公使 | |
歐格訥 | 1892年11月19日 | 1895年9月 | ||
寶克樂 | 1895年9月 | 1896年4月24日 | 署理公使 | |
竇訥樂爵士(Sir Claude M. MacDonald) | 1896年4月24日 | 1900年10月25日 | ||
薩道義爵士(Sir Ernest M. Satow) | 1900年10月25日 | 1902年 | 代表英方簽訂 《辛丑條約》 |
|
燾訥里(R. G. Townley) | 1902年12月3日 | 1903年8月21日 | 參贊署理公使 | |
薩道義爵士 | 1903年 | 1906年 | ||
朱邇典爵士(Sir John Newell Jordan) | 1906年9月19日 | 1910年 | ||
麻穆勒(M. W. G. MaxMuller) | 1910年3月12日 | 1910年11月28日 | 參贊署理公使 | |
朱邇典爵士 | 1910年 | 見英國駐華全權公使 (民國) |
[编辑] 英國駐華全權公使 (民國)
駐華全權公使 | 入職 | 去職 | 備註 | |
---|---|---|---|---|
朱邇典爵士 | 見英國駐華全權公使 (清代) | 1920年3月1日 | ||
艾斯頓爵士(Sir Beilby F. Alston) | 1920年3月1日 | 1922年 | ||
克來佛(R. H Clive) | 1922年 | 1922年 | 代辦館務 | |
麻克類爵士(Sir James Ronald Macleay) | 1922年 | 1926年12月20日 | ||
藍浦生爵士(Sir Miles Wedderburn Lampson) | 1926年12月20日 | 1933年9月3日 | ||
應哥蘭(E. M. B. Ingram) | 1932年5月5日 | 1933年9月3日 | 參議暫行代辦使事 | |
賈德幹(Alexander Montagn G. Cadogan) | 1933年9月3日 | 1935年5月19日 | 又譯卡多根 | |
賈德幹 | 1935年6月15日 | 1936年4月5日 | 全權大使 | |
賀武(R. G Howe) | 1936年4月5日 | 1936年9月2日 | 參事代辦使事 | |
許閣森爵士(Sir H. M. Knatchbull Hugessen) | 1936年9月23日 | 1937年12月20日 | ||
卡爾爵士(Sir Archibald Clark Kerr) | 1936年9月23日 | 1942年1月16日 | 駐上海 | |
薛穆爵士(Sir Horace James Seymour-Conway) | 1942年1月16日 | 1946年5月23日 | ||
施諦文爵士(Sir Ralph Clarmont Skrine Stevenson) | 1946年5月23日 | 1948年 | ||
藍來訥(Lamb) | 1948年 | 1948年 | 公使銜代理館務 |
[编辑] 英國駐華大使(中華人民共和國)
駐華大使 | 入職 | 去職 | 備註 | |
---|---|---|---|---|
艾惕思爵士(Sir John Addis) | 1972年3月13日 | 1974年 | 英國在1950年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華置有代辦, 但兩國至1972年才互派大使 |
|
尤德爵士(Sir Edward Youde) | 1974年 | 1978年 | ||
柯利達爵士(Sir Percy Craddock) | 1978年 | 1984年 | ||
伊文思爵士(Sir Richard Evans) | 1984年 | 1988年 | ||
唐納德爵士(Sir Alan Donald) | 1988年 | 1991年 | ||
麥若彬爵士(Sir Robin McLaren) | 1991年 | 1994年 | ||
艾博雅爵士(Sir Leonard Appleyard) | 1994年 | 1997年 | ||
高德年爵士(Sir Anthony Galsworthy) | 1997年 | 2002年 | ||
韓魁發爵士(Sir Christopher Hum) | 2002年 | 2006年1月 | ||
歐威廉爵士(Sir William Erhman) | 2006年1月 | 現任 |
[编辑] 請參見
- 撫華道
- 漢務參贊
-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
- 英國駐華商務總監
- 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
[编辑] 參考資料
- 各國駐華使節表,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黃文德提供。(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