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范雎(—前255年),据汉文献作范且,字叔,中国战国时魏国人,秦昭王宰相。
范雎善辩,本欲求官于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可通门路,不得不改为入中大夫须贾门下为宾客。一次随须贾出使齐国时被怀疑通齐卖魏,因此在归国后被魏国相国魏齐几乎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一说在孟尝君的推荐下前往秦国)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封于应(今河南宝丰西南),号为应侯。
范为人睚眦必报,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以报其恩。
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与兴起的赵国发生长平之战。两军对垒3年后,范雎于前260年成功地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此后秦军乘胜追击,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希望一举灭赵,但是于前259年秋被率军来援的信陵君击溃,郑安平兵败降赵。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