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字日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字日報,香港開埠初期的中文報章。1871年3月,陳靄庭受聘於《德臣西報》出任副主編,主持附印中文刊物《中外新聞七日報》,1872年4月17日]該報獨立發行,初期每週出版三次。
當時《華字日報》提供清廷消息、以及粵、港兩地及海外的近聞。報上亦載有船舶消息、貨價行情、船期、政府憲示及告示等消息,當中包括政府招標通告及種牛痘的通告。早年商人已會在該報刊登正版告示、招股啟示及出版資訊。光緒末年,該報增加「廣智錄」,內容以雜文、中外軼事為主,又有「精華錄」,載有「談叢」、「粵謳」及「歌謠」。
不過,華字日報早期的新聞,幾乎不用標點符號,行句繁長,每則新聞只用一個「O」符號分隔,各則新聞推壓一起。隨著白話文運動冒起,行文風格才有轉變,加入標點外,每則新聞亦會另起一段。
1941年12月25日,日軍攻佔香港,該報停辦,1946年4月及6月雖曾兩度復刊,但礙於財困,同年7月1日又告停刊,從此絕跡香港報業。該報的材料,現時成為研究早年香港歷史、晚清局勢及辛亥革命的重要材料。
[编辑] 參考
- 華字日報 香港早期報刊簡介系列 香港中央圖書館微縮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