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機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蔡機功,(?-1684)本籍中國福建,本為鄭成功的麾下部屬,期間因故離職,後於台灣清治初期發動民變。
[编辑] 生平
1683年,鄭氏王朝鄭克塽投降清朝。1684年清朝皇帝康熙欽定台灣歸屬福建管轄,台灣清治時期正式開始。為了怕投降清朝的鄭氏王朝叛變,清廷將數萬的舊鄭官員與兵將遷移至山東、山西與河南等三省墾荒,因此17世紀末,台灣漢人銳減,連同「熟番」不到十萬(台灣原住民及未漢化平埔族約六十五萬)。其中,蔡機功因未具官職,因此未被清政府強制離。
因為不滿清朝駐台官員強佔鄭氏王國留下田畝等措施(如施琅佔7500甲,陳致遠佔2000甲)1684年10月19日,蔡機功召集2000餘漢人,聚集於小岡山(今岡山)附近,準備起事。10月29日,清朝知縣吳英率清朝官兵與平埔族聯軍共2000餘人攻擊岡山。蔡機功兵敗且被殺害。
該事變為清朝民變的第一遭,也是鄭氏王朝最後的武力叛變。另外,這次清朝軍隊與原住民聯軍的平亂模式也成為以後清朝官府平定民變的遵循典範。
台灣清治時期民變領導人 |
蔡機功 | 吳球 | 劉卻 | 朱一貴 | 吳福生 | 林爽文 | 陳周全 | 楊良斌 | 張丙 | 洪協 | 洪紀 | 林恭 | 戴潮春 | 施九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