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辨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表里辨证,中医术语,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八纲辨证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表里是用以辨别疾病病位最基本的纲领。
表证是一种证候,由於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侵入人体浅表所引起的证候。多见於外感病初期阶段。 表证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病情轻;恶寒发热,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或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
裏证是指病变部位在脏腑气血的一类证候;凡非表证者,一切证候皆属裏证。多见於外感病中,後期及内伤病。裏证有三种:
- 表邪不解,由表入裏形成裏证;
- 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裏证;
- 由於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原因所致的疾病也称为裏证。
裏证特点是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
表里,观察病位(虚实,观察病势;寒热,观察病性;阴阳,观察病类):
- 表裏证鉴别:
-
-
- 新病、病程短者,病在表;久病、病程长者,病在裏。
- 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者病在表;但发热或但畏寒者均属裏证.
- 表证者: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而裏证者: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
-
另外,表证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里证有裏寒、裏热、裏虚、裏实。
- 表证和裏证的关系
-
-
- 表裏同病
-
- 即有表证,又有裏证,表证和裏证在一个时期同时出现
- 表裏出入
-
-
- 表邪入裏
-
- 表邪不解,内传入裏,出现裏证,即为由表入裏。是机体抗邪能力降低;邪气过盛;护理不当;失治误治。
- 裏邪出表
-
- 某些裏证,病邪由裏透达於肌表,则为由裏出表。是治疗、护理得当;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