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趙威zh-cn:后;zh-tw:后(約前300年左右─前265年),趙惠文王的王后,趙孝成王的母后,又稱孝威太后,姓名不詳。惠文王去世後,她一度臨朝聽政,而年紀才三十出頭。史書對她執政時期的作為有兩段非常生動的記載,一是“觸龍說趙太后”、二是“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她執政一年後去世,兒子孝成王才開始親政。
[编辑] 觸龍說趙太后
趙惠文王死後,秦國趁趙國國喪,新君初立的時候,大舉進攻趙國。趙國兵弱,只得求救於齊。齊國則提出要以太后愛子長安君做為人質,方肯出兵。趙太后舐犢情深,不願長安君身赴險地,故而堅拒不從,雙方陷入僵局。危急時刻,左師觸龍挺身而出,婉言相勸太后為長安君做長久打算,讓他為國立功以長保富貴。太后幡然醒悟,毅然派長安君出質於齊,齊國守約,援軍立出。
趙國的賢者子義知道這件事,講了:「人主之子,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持無功之尊,無勞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況於予乎?」
[编辑]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齊國派使者來見太后,面對齊國派來問候的使者,趙太后從容地問起了齊國的國情,歲收是豐盈,百姓是否安樂,齊王是否無恙?使者對趙太后“先賤而後尊貴”的問候次序表示不滿,趙太后反駁說如果反過來就是“舍本而問末者”,並且她對齊國的人事竟瞭若指掌,在這個外交場合中,趙太后是以一位賢明的執政者身份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