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霍次克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鄂霍次克海 (俄語:Охо́тское мо́ре;羅馬化寫法:Okhotskoye More;英語:Sea of Okhotsk)是西北太平洋的一個海,得名於鄂霍次克。舊時日本稱為「北海」(Hokkai),後來改指位於歐洲的北海,故今改用俄語音譯 (Ohotsukukai,オホーツク海)。
東為堪察加半島,東南為千島群島,南為北海道島,西、北為西伯利亞,西南為庫頁島。在韃靼海峽與拉彼魯茲海峽 (宗谷海峽)與日本海相連。
當地最著名的景觀為冬季在海面出現的浮冰。
[编辑] 地勢
面積152.8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38米。北部有寬闊的大陸架,往南水深增加。中部水深1000-1600米,東部最深處達365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