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鄭子嬰,姓姬名嬰 (? ─ 前680年),字子儀,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 (前694年─前680年在位)。無諡號,史稱子儀或鄭子。
子儀在位十四年,是鄭莊公諸子中出任國君時間最長者。祭足繼續以大夫身份執政,直至前682年去世,但隨後鄭厲公來攻,子儀為部下傅瑕所殺,厲公復國。
[编辑] 在位
祭足在前697年迫鄭厲公流亡後,復國的鄭昭公和繼任的子亹分別為高渠彌及齊襄公所殺。祭足不敢迎接厲公回國,於是迎接正於陳國流亡的子儀回國即位。《史記》和《左傳》均稱之為鄭子。[1][2]
前691年,魯莊公到滑國準備和鄭子會面,商討援救纪国的事宜。鄭子以國內局勢未穩為由推辭。[3]但在次年 (前690年) 紀國滅亡前,鄭子與陳宣公和齊襄公在垂地會面。[4]
祭足去世後兩年 (前680年),流亡在櫟的鄭厲公發兵進攻鄭國,守將傅瑕被擒。傅瑕向鄭厲公承諾,回到鄭國後會殺死鄭子而協助厲公復位,於是厲公把他釋放。傅瑕回到鄭國後,把鄭子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殺掉[5],迎接厲公回國復位,但厲公指傅瑕為臣不忠而把他處死。
根據《史記》記載,前686年,鄭國都城南門有一蛇與城外的蛇相鬥,被外蛇殺死。鬥蛇事件被視為厲公復位的預兆。[6]
[编辑] 參考資料
前任: 兄鄭子亹 |
春秋鄭國君主 (第八任) 前694年—前680年 |
繼任: 兄鄭厲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