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嘉映(1952年—),男,哲学家,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
目录 |
[编辑] 简历
陈嘉映,1952年出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居北京。文化大革命中到内蒙古插队。
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德语。1978年5月考入外哲所研究生,在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随熊伟先生读海德格尔哲学。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3年11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以《论名称》一文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欧洲工作一年。1993年5月回国,翌年重返北京大学执教。2002年转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紫江学者。
[编辑] 工作
自2002年起承担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的“语言哲学”,全校本科生公选课“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哲学系研究生“心智哲学”、“欧洲大陆哲学”、“英美分析哲学”等基础性和研究性课程。
主持项目有:
- “科学世界与日常世界的分合”,教育部人文科学社会研究“十五”规划,2004年-2007年,独立承担
- “在价值与事实之间:社会、政治理论的一般结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2007年,负责人
[编辑] 著作
-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
- 《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思远道》(再版为《从感觉开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 《泠风集》,东方出版社2001年出版
- 《哲学 科学 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出版
[编辑] 译著
- 《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海德格尔,三联书店1987出版,1997年修订版,1995年国家教委学术成就二等奖
- 《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维特根斯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出版
- 《濒临失衡的地球》(合译),戈尔,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出版
- 《哲学中的语言学》,万德勒(Zeno Vendler),华夏出版社2002年出版
[编辑] 编著
- 《“存在与时间”读本》,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
[编辑] 作品
1994年
- “文化特殊论”解,载东方,1994第一期
- 说淡,东方
- 海德格尔论物,载《现象学与海德格》,181-1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10 (ISBN 9573224275)
1995年
- 海德格论艺术,载《透视》,26-49,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5
- 海德格论诗,载《西藏文学》,1995第二期,122-127,1995,3
1996年
- 海德格与维特根斯坦,载《语言与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3
- 海德格论语言,载《语言与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3
1997年
- 从海德格哲学谈译名的一致,载台湾《哲学杂志》第21期(1997,8)
- 游记,《西藏旅游》连载
2001年
- 自然理解vs充分分析,载于陈波编《分析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12
2002年
- 无法还原的象,载于许江主编,《人文视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 专名问题,载于赵汀阳主编的《论证》第二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索绪尔的几组主要概念,载于《杭州师范学报》,2002第二期
- 说隐喻,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六期(2002-11)
2003年
- 作品、文本、学术、思想,载于《云南大学学报》,2003年创刊号
- “维特根斯坦,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载于《游戏规则》作为前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万德勒的“哲学中的语言学”,载于赵汀阳主编,《论证》,第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艺术札记,载于《视觉的思想》,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004年
- 何为理论,载于《年度学术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 日常语言与哲学,载于《文汇报》,2月1日
- 经验科学?载于《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 施指与符号,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 沪申画廊落成感言,载于《读书》2004年第7期
[编辑] 资料
- 讲座视频:真理掌握我们,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