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良宇(194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之一,浙江宁波人。1992年被提拔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員會副书记,并任此职9年。2001年接替调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的徐匡迪任上海市长,2002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同年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他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几年内,上海的房地产平均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住房问题成为很多上海普通居民的沉重负担。[1][2]因受社保基金挪用案和秦裕案牵连,2006年9月24日被中共中央免去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并立案侦查。
陳良宇是上海幫的重要成員之一,而上海幫是中國大陸一股政治勢力。自從胡錦濤等新一代領導人上台後,上海幫就成為新領導層的重大阻力,而陳良宇正是上海幫的重要人物。所以有人說這次陳良宇被拉下台,是打擊上海幫的重要一步。[3]
目录 |
[编辑] 分析
陈良宇被上海文化界人士认为是更具国际视野观的中共领导人,其上海主政期间出版了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书中极力淡化了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阶级斗争思想的痕迹。陈良宇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指导科学,主张要尊重所有的科学,这与胡锦涛在不同场所强调的保持马克思主义正统性说法格格不入。其竭力维护上海的本地利益,不希望利用上海的资源来负担经济落后省份,他暗示中央目前的“宏观调控”和“平衡发展”政策是一种“平均主义”,“不但拖累上海的健康发展,也让落后省份无法摆脱依赖。”这被外界认为是对抗中央搞经济独立王国。其还强力推行城市化建设,有市民认为他最大的贡献是“炒楼市”,在他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几年内,上海的房地产平均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住房问题成为很多上海普通居民的沉重负担。普通百姓要工作一百年才能在上海买一套房。在其被免去职务后纷纷拍手称快,大陆的网络言论更是叫好不绝。
有人认为类似陈良宇的问题在中国官员中所在多有,会否遭到高层惩处往往取决于权力斗争的格局,作为上海帮骨干的陈良宇的事发将成为胡温体制取代江泽民体制的标志性事件。还有人士分析认为这不是一次简单是权力斗争,更可能是中共的一次路线回归,至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路线最近几年被频频提起争论,中共高层着力利用民间的不满情绪整肃散失了共产主义理念政府官僚,并加紧中央集权。
[编辑] 经历
- 1963年8月-1968年8月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结构专业学习,获得大学本科学历
- 1968年8月-1970年9月解放军6716部队当兵锻炼
- 1970年9月-1983年3月上海彭浦机器厂工人、设计员、基建科副科长(其间:1979年2月-1980年1月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系进修;198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83年3月-1984年3月上海彭浦机器厂副厂长、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公司党委副书记(其间:1982年9月-1983年4月市机电一局党校干部轮训班学习)
- 1984年3月-1985年1月上海电器公司党委书记
- 1985年1月-1987年2月上海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局长
- 1987年2月-1992年10月上海市黄浦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区长(其间:1992年1月-1992年9月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学习)
- 1992年10月-1992年12月上海市委副秘书长
- 1992年12月-1996年10月上海市委副书记
- 1996年10月-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 2001年12月-2002年2月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 2002年2月-2002年10月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 2002年10月-2002年11月上海市委书记、市长
- 2002年11月-2003年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市长
- 2003年2月-2006年9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 2006年9月-因牵连上海社保资金案,中共中央决定,免去其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
[编辑] 家庭
陈良宇的妻子黄毅玲,父亲陈更华,弟弟陈良军,儿子陈维力(已逃至美国)。
[编辑] 參看
[编辑] 參考
- ↑ http://202.84.17.28/fc/03/200609/t20060925_999497.htm
- ↑ http://www.cfi.net.cn/p20061101000381.html
- ↑ 自由電子報2006年9月26日報導涉133億弊案 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 被免職
[编辑] 外部連結
- 陳良宇案新聞集─多維新聞網/雅虎香港
- 新華社陳良宇案新聞稿、官方簡歷
- 陳良宇報道活動集
前任: 黄菊 |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书记 2002年10月—2006年9月 |
繼任: 习近平 |
前任: 徐匡迪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市长 2001年12月—2003年2月 |
繼任: 韓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