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西馬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颱風 (JMA) | |||||
---|---|---|---|---|---|
5級 颱風 (SSHS) | |||||
位於呂宋以東的西馬侖 |
|||||
形成 | 2006年10月27日 | ||||
消散 | 2006年11月6日 | ||||
最高風速 |
|
||||
最低氣壓 | 910 百帕斯卡 (毫巴) | ||||
財產損失 | 未知 | ||||
死亡人數 | 未知 | ||||
影響地區 | 菲律賓 | ||||
是為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份 |
颱風西馬侖(英文名稱為CIMARON,國際編號:0619,JTWC編號: 22W),是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西馬侖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是當地的一種野牛。
颱風西馬侖是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四個五級颱風,和颱風桑美、颱風伊歐凱、颱風摩羯並列為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最強的熱帶氣旋。
目录 |
[编辑] 發展經過和移動
以下時間以UTC計算。
在10月27日,一熱帶低氣壓於菲律賓之東形成,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將它命名為Paeng。同日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西馬侖,再在較後時間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颱風。
西馬侖在10月28日至29日爆發性增強至五級颱風水平,並以140節的顛峰強度登陸呂宋島的伊沙貝拉省。
進入南海後,西馬侖減弱成一級颱風。然而,西馬侖的路徑出乎所有氣象台所料,轉向西北移動,移至東沙南方。在11月1日至11月2日晚間,西馬侖幾乎停留不動,並重新增強至四級颱風強度。
11月2日晚上,西馬侖轉向南移動,並快速減弱,最終在11月6日早上於西沙東南方海域減弱為低壓區。
[编辑] 影響
[编辑] 菲律賓
西馬侖在當地時間(UTC+9)10月29日晚上22時以140節的顛峰強度登陸呂宋。菲律賓的氣象機構發出了最高級別的四號熱帶氣旋警告。西馬侖是自1998年10月颱風謝柏以來首個以五級颱風強度登陸菲律賓的颱風。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外部連結
页面分类: 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 | 熱帶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