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A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MA(BMA Entertainment Holding Limited),中文名稱在2006年7月1日易名為博美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電影及書刊出版公司,並曾是香港主要唱片公司之一,由商人羅傑承創辦。
BMA前身為SKYe(天網娛樂),業務除唱片製作外,還開設天網旅遊有限公司SKY Travel(一間網上旅行社),但隨著2001年科網泡沫爆破而結業。及後專注唱片製作業務,正式命名為亞洲第一唱片有限公司(BMA Records Limited)。
公司宗旨為Believe Music in Always(永遠相信音樂),初期旗下歌手有小雪、漢洋和組合B2,由於這些歌手的知名道較低,令公司連年虧蝕,直至2002年關心妍的出現才扭轉這局面。關心妍憑著其極優的音樂造詣,迅速吸引少男少女,並在同年多個樂壇頒獎禮奪得獎項,且唱片銷量亦是新人中最多的一位,令公司步入盈利期。
2004年2月,BMA步入業務的高峰,為關心妍舉行個人演唱會,獲好評如潮。但其後公司業務再次跌落谷底,因為製作部職員將關心妍演唱會的製作特輯以粵語形式交予無線電視的競爭對手有線電視播放。而關心妍乃無線的合約歌手,因此觸怒無線電視,並在同年3月5日宣佈禁止BMA旗下歌手亮相無線電視所有節目,及後更改為禁止關心妍亮相,到同年6月才解除禁令。10月又為林一峰舉行個人演唱會,令林一峰步入事業高峰。
一直以來,BMA給予外界印像是沒有周全計劃編排工作予旗下女歌手,從關心妍出道便被指冷落小雪、傅珮嘉加盟被指冷落關心妍,至2005年周麗淇出道又指冷落關心妍,甚至曾被認為人事管理是香港各唱片公司最差的一間。
2006年,BMA宣傳將業務重心轉移至電影及書刊出版,並設立相關部門,而原有的唱片業務的香港(包括製作)、台灣及海外發行部分則分別轉交由東亞唱片、豐華唱片和艾迴唱片負責,但仍維持BMA品牌。為了拓展大中華市場,BMA展開徵名活動,定命為博美娛樂集團有限公司。
[编辑] 旗下藝人
[编辑] 旗下作家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 香港唱片公司 | |
現存獨立唱片公司: 華納唱片 | 新力博德曼 | 英皇娛樂 | 艾迴唱片 | 東亞唱片 (集團) | 大國文化 | 輝皇娛樂 | 人山人海 | 新亞洲娛樂 | 樂意唱片 | 海蝶音樂 | 環球唱片 | Silly Thing | BMA | 東美廣告娛樂 | 千禧年代 | 東亞唱片 (製作) | 金牌娛樂 | 建星娛樂 | 環星娛樂 | 維高文化(Wow Music) 現存非獨立品牌: (環球唱片屬下)新藝寶唱片 正東唱片 上華唱片 (英皇娛樂屬下) 紅音樂唱片 音樂家唱片 | 己結業/撒出香港市場唱片公司: 寶麗金 | 藝能動音 | 滾石唱片 | 華星唱片 | 百代唱片 | 力圖唱片 | 飛圖唱片 | 波麗佳音 | 嘉音唱片 | 音樂工廠 | 娛樂唱片 | 銀星唱片 | 建星唱片 | 創意家族 | 星光唱片 | 東方魅力 | 康藝成音 | EPIC唱片 | 星輝唱片 | 嘉禾影視 | DMI唱片 |
页面分类: 香港媒體及娛樂小作品 | 香港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