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talk:Japanes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辑] 10月8日的更改
究竟10月8日的更改是所謂何事?因這修改影響了見正使用中的template。希望有人能更正一下。謝謝! --すぐる@武蔵 11:41 2006年10月8日 (UTC)
- 結果是造成欄高被加高嗎...好像是正常的現像(沒注意到原先排版的後果),要排除有點難度,不過仍能作得到...我當時是想加入有簡稱的狀況...--蒼空 翔 有事點我 11:03 2006年10月10日 (UTC)
[编辑] 羅馬字
羅馬字轉譯法建議跟隨英文版,使用修訂赫本式。例如し、ち、つ分別作shi、chi、tsu,比較貼近英文發音。-- tonync (talk) 13:36 2006年10月16日 (UTC)
[编辑] 新增參數
{{Japanese | japanese = * | kana = | henbun = | kunrei = | romaji = * | 舊寫 = |}}
新增的兩項為訓令式和平文式(放心,暫時為隱藏,沒有那麼快出現),為了使{{koreanname}}平行,而且大家應該會接受兩種不同拼音的方法,雖然變化的確不大,但這的確方使讀者閱覽。但是模板必須要再縮少再行,而romaji考慮會使用隱藏形成出現,以顯示該人物的正式羅馬字拼法,例如像桃井晴子。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意見?--費勒姆 費話連篇 13:53 2007年3月25日 (UTC)
可能有一些人不明白,先打個例子:
日語表記 | |
---|---|
日語原文 | 鈴木一朗 |
假名 | すずき いちろう |
羅馬字 | Suzuki Ichiro[1] |
平文式 | Suzuki Ichirō |
訓令式 | Suzuki Itirou |
--費勒姆 費話連篇 00:11 2007年3月26日 (UTC)
- 新增的這兩項可否為option?(意即有打才出現),這樣子可讓舊有已加此模板的條目不用馬上配合更改。--Ellery 02:59 2007年3月26日 (UTC)
不如將模板的使用原則作修改,維持羅馬字為第一優先,但是使用正式拼法,而視情形輔以平文和訓令標註(實際上訓令不常被使用就是)。也就是範例的讀賣巨人將改為羅馬字Yomiuri Giants、平文式Yomiuri Jaiantsu。另外關於平文式參數的拉丁字,日語百科的寫法是Hebon(ヘボン),英語百科則是Hepburn,應該修改為其中一種以避免誤導讀者。--RalfX(議) 04:21 2007年3月26日 (UTC)